前言:肖某,以明显低价收购货物很可能涉及到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违法犯罪行为。一方面,这种行为在客观上可能帮助犯罪分子处理赃物,逃避法律制裁。周乃文律师向检察机关提交了详细的辩护意见,经过检察机关审查,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认定肖某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决定对肖某变更强制错施,肖某最终得以释放。
【案情回顾】
犯罪嫌疑人肖某,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据调查,肖某在明知他人出售的一批电子产品为盗窃所得的情况下,仍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予以收购,随后进行转卖获利。警方在破获盗窃案件后,顺藤摸瓜锁定肖某,并查获部分尚未转卖的赃物。肖某到案后,对收购和转卖赃物的事实供认不讳。
【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律师核心辩护观点】周乃文律师接受肖某家属委托后,深入研究案件,提出以下辩护观点:
1、主观认知存疑:虽然肖某以低价收购电子产品,但并无确凿证据证明其在收购时明确知晓该批货物为盗窃所得。部分交易细节显示,卖方曾向肖某提供过看似合理的货物来源说明,肖某存在误信的可能,难以认定其主观上具有“明知”的故意。
2、情节轻微:肖某收购和转卖的涉案金额相对较小,在整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链条中所起作用有限。且其到案后积极配合调查,主动交代相关事实,并协助警方追回部分赃物,具有悔罪表现。3、证据瑕疵:警方在查获赃物的过程中,部分程序存在瑕疵,影响了证据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办案结果】周乃文律师向检察机关提交了详细的辩护意见,经过检察机关审查,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认定肖某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决定对肖某变更强制错施,肖某最终得以释放。【东二看释字[2023]4642号】
【法律意义】
本案的成功取保候审,不仅为当事人肖某及其家庭带来了希望,也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参考。它体现了我国法律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司法理念,同时也展现了律师团队在刑事辩护领域的专业能力。
【结语】
法律不仅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利器,更是保障人权的坚实盾牌。我们相信,在法律的框架下,每一个案件都能得到公正的处理,每一个家庭都能感受到司法的温情。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面临类似的法律问题,请及时联系专业律师团队,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法律帮助,维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