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资料
东莞资深刑事辩护律师 东莞取保候审律师 东莞知名刑事律师
所在地区:东莞市-松山湖高新区
执业范围:全国(不含港澳台)
擅长领域:刑事辩护
咨询电话:13538696061
文章分类
全部文章(104 )
成功取保候审 (33)
不起诉 (16)
成功减刑辩护 (20)
成功缓刑 (11)
律师随笔 (12)
指导案例 (0)
无罪辩护 (8)
人民法院案例库参考案例 (4)
律师简介
查看更多
周乃文律师,东莞律师,广东天钻律师事务所负责人,主任律师;全日制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博学、厚德、重法”;在办案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法学功底深厚,经验丰富,免费咨询分析案件、服务有保障,办事快,方案多,担任广东省西南政学大学刑侦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长;熟悉东莞市各看守所、公安机关、检查院、法院、等司法系统的办案流程。以精通业务、辩护能手而闻名;谙熟侦查、取证、定性的方法和程序,注意细节,具有敏捷的判...
联系方式
查看更多
执业机构:广东天钻律师事务所
联系电话: 13538696061
地 址:东莞市松山湖园区研发五路1号5栋1011-1013房
网友留言
查看更多
以网络删帖为由索要财物的应认定为敲诈勒索
作者:人民法院案例库
|
浏览次数(44)
|
评论(0)
|
点赞(0)
|
2025-03-21 11:41:44
周乃文律师
周乃文律师
作者:人民法院案例库
|
浏览次数(44)
|
答复(0)
|
点赞(0)
|
2025-03-21 11:41:44

(一)基本案情

2019年1月,被告人陈某为获取不法利益,在其注册运营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某某幼儿园的负面报道,该幼儿园经营者郑某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联系陈某,请求其删帖,陈某以此向被害人郑某勒索钱财,郑某担心幼儿园经营受影响,被迫交给陈某六千元。2019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陈某为获取不法利益,多次向郑某推送网络媒体曝光某某幼儿园的负面信息,以交钱就可以删帖、否则被相关部门查处而损失更大等为由向郑某索要钱财,郑某被迫答应。2019年7月10日晚,郑某在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xx路陈某驾驶的鲁MB***1号牌轿车内将2万元现金交给陈某。后郑某报警,当晚陈某被抓获,该2万元现金被依法扣押。

山东省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于2021年12月31日作出(2021)鲁1691刑初148号判决:一、被告人陈某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二、被告人陈某的作案工具华为P30手机依法予以没收;三、公安机关扣押的被告人陈某违法所得人民币二万元依法返还被害人郑某;责令被告人陈某退赔被害人郑某人民币六千元。

(二)裁判理由

随着信息时代来临,敲诈勒索等罪名在新形势下呈现出新特点,出现了利用网络信息敲诈勒索的新型犯罪手段,体现为利用自媒体等信息网络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行索要他人财物,根据“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利用网络信息实行敲诈勒索,是指行为人“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与传统的敲诈勒索相比,利用网络信息实施敲诈勒索在犯罪空间、犯罪手段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发布型”和“删除型”两种敲诈勒索手段,“发布型”敲诈勒索主要指行为人通过编造、收集被害人的负面信息,然后联系被害人,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负面信息为由,威胁或要挟被害人,从而索取财物的行为;“删除型”敲诈勒索主要指行为人通过编造、收集被害人的负面信息并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后联系被害人,以删除或继续散播、发布负面信息为由,威胁或要挟被害人,从而索取财物的行为。虽然具有特殊性,但其本质上行为人仍然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网络空间的特殊环境,以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被害人相关负面网络信息为由,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使被害人因害怕声誉、荣誉受损或担心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被迫向行为人支付财物,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应当按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本案陈某用其经营的微信公众号曝光郑某经营的某某幼儿园的负面信息,使郑某内心产生不安,感受到威胁被迫交给陈某财物。陈某以删帖等方式处理负面信息要挟郑某,索取财物,其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关于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是否影响定罪量刑的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的是“网络信息”,包括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无论信息是否真实,只要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即可,行为人发布、删除的网络信息本身是否真实,不影响其行为定性,即使网络信息真实,行为人利用真实的网络信息威胁或要挟被害人,非法获取财物,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应当以敲诈勒索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裁判要旨

1.陈某以删帖等方式处理负面信息要挟郑某,索取财物,使郑某内心产生不安,感受到威胁被迫交给陈某财物,其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2.《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的是“网络信息”,无论信息是否真实,只要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即可认定为敲诈勒索。

3.被害人郑某经营的某某幼儿园即使有违规行为,也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过错行为。

律师资料
东莞资深刑事辩护律师 东莞取保候审律师 东莞知名刑事律师
所在地区:东莞市-松山湖高新区
执业范围:全国(不含港澳台)
擅长领域:刑事辩护
咨询电话:13538696061
作者其他文章
累犯盗窃案成功取保候审——法律温情与人权保障的体现,东莞刑事辩护周乃文律师亲办案例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成功取保候审——法律专业与人性关怀的完美结合,东莞靠谱刑事周乃文律师亲办案例
绝境逆袭!非法经营案当事人取保候审背后的转机——东莞专业刑事律师亲办案例
力挽狂澜!从刑事案件边缘拉回,崔某案件成功 “逆转”——东莞刑事案件周乃文律师亲办案例
精彩评论
请先登录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查找律师
查找律师
业务专区
业务专区
菜单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