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资料
杨锦浩律师-深圳擅长劳动纠纷仲裁律师,专业劳动法律师在线咨询
所在地区:深圳市-福田区
执业范围:全国(不含港澳台)
擅长领域:劳动人事、民事合同
咨询电话:19842651889
文章分类
全部文章(246 )
被迫解除 (7)
指导案例 (106)
裁判观点 (13)
劳动争议 (21)
劳动仲裁 (13)
工资福利 (7)
劳动合同 (3)
竞业限制 (6)
工伤赔偿 (8)
经典案例 (14)
劳务纠纷 (2)
文书模版 (28)
律师随笔 (9)
人事争议 (9)
律师简介
查看更多
杨锦浩,深圳专业劳动法律师,现执业于广东行伦律师事务所,担任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部负责人。2010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2进入律师事务所实习,2013年开始正式执业。曾任兼职仲裁员,担任多家集团、外贸公司、大型制造企业、工厂以及公益组织的常年法律顾问。杨律师一直专注于劳动用工相关法律纠纷的仲裁、诉讼实务及法律研究,亲自处理过数百起劳动争议,具有扎实的劳动法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尤其擅长处理劳动合...
联系方式
查看更多
执业机构:广东行伦律师事务所
联系电话:19842651889
办公地址:深圳市罗湖区红宝路139号蔡屋围金龙大厦(地址1);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泰然七路1号博今商务广场(地址2)
劳动争议还是人事争议,应结合当事人的诉求及案件客观情况进行判断-参考案例
作者:人民法院案例库
|
浏览次数(805)
|
评论(0)
|
点赞(0)
|
2024-05-28 09:00:46
杨锦浩律师
杨锦浩律师
作者:人民法院案例库
|
浏览次数(805)
|
答复(0)
|
点赞(0)
|
2024-05-28 09:00:46

 

入库编号 

2023-16-2-490-002

 

董某某诉某出版社劳动争议纠纷案

——人事争议案件受案范围及事业单位转企后的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

 

关键词

事 劳动争议 人事争议 受案范围 事业单位转企 

 

基本案情

原告某出版社以董某某已辞职,双方已解除人事关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不当为由起诉请求:确认董某某1989年辞职行为有效,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

董某某辩称,某出版社至今没有向其送达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决定,档案仍在该社,故同意劳动仲裁裁决,不同意某出版社的诉讼请求。

法院经审理查明:某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原为国家新闻出版署所属的事业单位。某出版社于1998年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实行自收自支,独立核算。200219日,某出版社同时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证书》。2009224日,某出版社注销《事业单位法人 证书》。2011218日,某出版社名称变更为某出版公司。

董某某自1975年开始在某出版社工作,19892月,董某某以借调形式至海南某公司工作,借聘期为三年。198984日,董某 某向某出版社递交了辞职报告,在报告中表示想获得高级职称证明。同年,某出版社负责人在该辞职报告上批示人事部按规定办 理。董某某主张自己在提交辞职报告后,时隔几日又分别给社和人事处打电话,表示自己不辞职了。19901月,某出版社给董某某 开具了高级职称证明。时隔6年后,董某某于1996年找到某出版社,要求安排工作。某出版社以董某某已于1989年辞职为由未给董某 某安排工作。此后,董某某一直向某出版社的上级机构某出版总社反映情况。20011月,某出版总社出具书面意,同意某出版社对董某某辞职一事的处理。随后,董某某于20012月向人事部人事仲裁公正厅仲裁办公室提交了仲裁申请书,因得知某出版社已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董某某撤回上述仲裁申请。20023月,董某某向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撤销《关于董某某同志辞职的处理意》,恢复与某出版社的劳动关系。仲裁机构支持了董某某的申诉请求,裁决维持某出版社与董某某之间的劳动关系。某出版社不服而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董某某1989年辞职行为有效,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

北京市东城区人法院于2002920日作出(2002)初字第3023事判决:一、确认董某某于一九八九年八月四日已从某出版社辞职,某出版社于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给付董某某人币一万四千八百零七元整。二、驳回董某某其他诉讼请求。宣判后,董某某不服提起上诉。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法院于20021213日作出(2002)二中终字第9666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董某某不服,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北京市人检察院就本案向北京市高级人法院提出抗诉。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法院于 20151016日作出(2015)二中再终字第09289事判决,维持该院(2002)二中终字第9666事判决。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有二,一是本案是否为劳动争议纠纷,二是董某某的辞职行为是否成立。

关于本案是否为劳动争议纠纷的问题。根据某出版社提交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与事业单位法人证书,1998年至2009年期间,某出 版社性质上应属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与职工发生劳动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的规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全体职工应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与所在单位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本案中,董某某的仲裁请求是维持与某出版社的劳动关系,某出版社起诉要求确认董某某于1989年已经辞职。某出版社与董某某之间的纠纷从1989年递交辞职报告起至2002年申请劳动仲裁,时间跨度较,加之1998年某出版社开始实行企业化管理,本案涉及人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衔接和变更问题。此外,最高人法院于2003827日下发《人事争议司法解释》首次将部分人事争议纳入人法院的受案范围。本案董某某申请仲裁、某出版社起诉的时间为2002年,结合当时的法律政策,双方无法就人事争议提起事诉讼。且本案二审终审后,董某某于2005年、2007年两次向相关部申请人事仲裁,但均未被受理。综合某出版社性质变更情况及本案纠纷发生的背景,原审以劳动争议纠纷受理并作出判决并无不妥。

关于董某某的辞职行为是否成立的问题。199098日,人事部发布《全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 定》,对事业单位人员辞职的流程作出具体规定,该规定自发布之日起试行。董某某于198984日递交辞职报告,某出版社未能及 时办理辞职手续。因《全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实施于199098日,并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故董某某主张某出版社违反人事部相关规定,依据不足。本案中,董某某于198984日向某出版社递交书面辞职报告并由时任 社批示按规定办理。董某某虽主张撤回辞职继续借调,但未能提交确实充分的依据,同时结合3年借调期满后,董某某期未和某出版社联系的实际情况,可以认为董某某的辞职行为已经生效。 

 

裁判要旨

1.人事争议纠纷解决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与司法程序接轨后,人事争议案件受案范围、程序亦有明确规范,判断一个案件是劳动争议还是人事争议,应结合当事人的诉求及案件客观情况进行。

2.事业单位转企后,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的纠纷宜作为劳动争议案件受理。

 

关联索引

《最高人法院关于人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

 

一审:北京市东城区人法院(2002)初字第3023事判决(2002920)

二审: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法院(2002)二中终字第9666事判决(20021213)

再审: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法院(2015)二中再终字第09289事判决(20151016

(审监庭

 

(来源:人民法院案例库)

 

律师资料
杨锦浩律师-深圳擅长劳动纠纷仲裁律师,专业劳动法律师在线咨询
所在地区:深圳市-福田区
执业范围:全国(不含港澳台)
擅长领域:劳动人事、民事合同
咨询电话:19842651889
作者其他文章
劳动法律师专业解析:“996”的工作制违反劳动法吗?
员工离职补偿/赔偿标准一览表
“N”“N+1”“2N”的支付标准是什么?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形?
深圳企业辞退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需要向其支付三期待遇吗
精彩评论
请先登录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查找律师
查找律师
业务专区
业务专区
菜单
登录